首页 资讯

养老钱险“打水漂”,民生银行温情劝阻“挽狂澜”

随着老年人口规模逐步扩大,且老年人普遍有一定的财富积累,老年群体成为诈骗分子主要目标。国务院强调加强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监管,开展识骗防骗宣传。金融机构在此背景下,肩负着重要责任。

一、案例详情

某天下午,60多岁的A女士持个人存单到民生银行广州东山支行,要求提前支取并把资金全部汇给他人,且客户言语和态度有点着急、不耐烦。大堂经理察觉到异样,马上将情况汇报给厅堂主管。厅堂主管与A女士沟通时,一开始客户拒绝透露情况,后又称她已在某医疗机构上了一段时间的健康宣讲课,在机构员工热情推介下想购买一款仪器,这笔钱就是要用于支付购买仪器。

厅堂主管怀疑这是针对老年人的一起诈骗案件,遂向A女士说明监管曾通报过的相关案件。经过查询,厅堂主管发现该医疗机构成立时间短且为异地企业,所销售的仪器价格远高于正常水平。经工作人员轮番劝说,A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落入健康诈骗陷阱,于是放弃办理业务并感谢工作人员。

二、案例剖析

在此案例中,老年人因对新型骗局认知有限,且存在追求健康的心理,容易被犯罪分子设局。同时,犯罪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缺乏陪伴的特点,靠嘘寒问暖、贴心关怀与老年人建立情感联系,降低其防备心,让他们更易上当受骗。

三、风险提示

1.家人陪同很重要:老年人办理涉及较大金额业务时,尽量有家人陪同。诈骗分子常利用老年人孤独、缺关爱等心理,通过免费旅游、情感陪护、虚假宣传等,结合免费发礼品、消费返利、养生讲座等方式,先拉近与老人的距离再进行诈骗。

2.银行员工多留心:银行工作人员对老年人办理业务要格外留心,站好识别异常交易的第一岗。网点遇到老年人操作大额取现、转账、手机银行等业务,工作人员需耐心引导解释,确认信息真实准确。银行也应加强对老年客户的金融教育,积极推行防诈宣传。

3.拦截报案不可少:若老年人发现已经被诈骗,应第一时间报警,寻求相关部门、机构的帮助。如涉及银行卡、账户信息泄露,应及时联系银行做账户限制、紧急支付等,保障账户资金安全。

民生银行广州分行
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