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

场景创新文化融合 南京银行上海分行构建长效消保机制

南京银行上海分行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以《上海银行业保险业践行“金融为民”行动倡议书》为指引,通过场景创新、文化融合、精准服务三维发力,构建 “全覆盖、常态化、有温度” 的长效消保机制,以实际行动诠释 “为民初心”。

场景破界: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

打破网点物理局限,将消保课堂嵌入群众生活场景,是南京银行上海分行践行“金融为民”的重要抓手。

上海分行创新性推出“鑫邻聚 幸福三公里”行动,以网点为圆心辐射周边社区,打造“民生服务+消保宣教”双融合模式。57场“益民初心 爱满社区光明行”送奶活动,114场“惠在南银”社区送菜活动,在联动社区各方丰富优质消费场景的同时,工作人员将AI诈骗预警、理财产品关键条款、个人信息保护常识随民生服务一同送达,让社区居民在邻里闲谈间掌握风险防范技巧。

今年,上海分行还创新性地将金融知识普及融入体育赛事,在赛场周边打造集教育性、趣味性、互动性于一体的“金融消保嘉年华”互动专区,吸引了大量参赛选手、园区职工及周边市民驻足参与。

通过将宣教场景从银行网点、社区活动室转移到开放、动态的水上嘉年华,向企业职工和市民普及防范电信诈骗、理性投资等实用知识,实现“运动赛场+金融课堂”的跨界融合。

文化融合:让金融知识浸润人心

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金融知识,是消保宣教长效化的关键。南京银行上海分行深耕 “金融 + 文化”创新,今年推出原创沪语消保MV《同心》,成为沪上社区的 “爆款” 宣教作品,以吴侬软语搭配实景拍摄,巧妙将账户安全、理性投资、陌生来电防范等金融知识融入旋律,通过情景再现让观众秒懂诈骗套路,实现“听歌学消保”的传播效果。

此外,作为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主办的《“佰佬至尚”时代达人秀》支持单位,上海分行全程参与活动,不仅为参赛选手提供适老化金融咨询,还在活动现场设立“银发梦想助力站”,以定制礼品助力银发才艺达人圆梦。以金融力量为这场银发盛会注入温暖动能,彰显金融服务的温度与社会责任。

精准服务:为重点人群量身定制

南京银行上海分行深刻把握不同群体的真实需求与认知特点,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从“被动响应”向“主动关怀”转变,实现服务精准触达。

针对老年群体,上海分行着力构建“线上线下结合、传统现代交融”的适老服务体系。借助送奶入户、社区送菜等日常场景,手把手指导老年居民掌握反诈APP使用方法;通过社区讲座、电影观影等多样化形式,以“看视频+举实例”的沉浸式教学,将复杂的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,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守护好“钱袋子”与“养老钱”。

针对青年学生群体,上海分行创新“志愿宣传+校企联动”的双轨模式。除了在周边学校开设防非反诈专题专场,以互动问答深化学生们风险意识外;更通过街道居委搭建志愿者平台,邀请学生党员成为社区金融宣传志愿者,借助同龄人信任优势,以线上分享延伸宣教触角,实现“教育一个、带动一片”的辐射效应。

对于“新市民”群体,生活分行主动嵌入其工作动线,打造“随时可遇”的轻量化宣教场景。通过慰问社区工作者等活动,提醒这些“新市民”留意在小区报栏、便民服务点信息板、社区海报等处的消保提示;在外卖骑手聚集的网点周边,工作人员主动普及身份证保管、征信维护等实用知识,让金融服务真正融入“新市民”群体的日常生活。

机制筑基:为长效发展立柱架梁

南京银行上海分行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融入企业文化,构建起一套贯穿“事前审查、事中管控、事后溯源”的全流程治理体系。

在体制机制层面,分行确立以“一把手责任制”为核心的组织架构,由分行主要负责人统筹指导,高级管理层深度参与,通过年度专题会议、行长办公会等机制,确保消保工作与总行战略和监管要求同频共振。将消保经费纳入专项预算,设立独立部门并配置稳定团队,确保工作的专业性、权威性与独立性。同时,完善考核激励体系,将消保成效纳入绩效评价,设立专项奖项,强化正向引导与责任约束。

在投诉治理方面,分行坚持“标本兼治、溯源整改”原则,售前前置消费者权益保护管控关口,筑牢信息安全防线;售中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,确保“三适当”要求有效落地;售后以“压降投诉、变诉为金”为目标,强化首诉处理与跨部门协同,提升矛盾化解效率。针对重大投诉、疑难投诉、重复投诉等,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,同时落实“能调尽调”原则,构建多元共治的纠纷化解新格局。

在品牌建设方面,依托总行“鑫中有你、共筑美好”整体框架,结合区域特色开展体育、文化、公益类活动,打造“教、调、询”三位一体的消保品牌形象,实现消保工作从“有形覆盖”向“有效感知”的质变。

南京银行上海分行将始终秉持“金融为民”初心,以持之以恒的韧劲和细致入微的服务,持续推进消保工作机制创新,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。未来,上海分行将不断夯实消保工作基础,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与安全感,在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、人民性的过程中,交出扎实温暖的“南银答卷”。

推荐阅读: